小紅豆才剛當上練馬區民不到兩星期,就已經讓我感受到日本社會福利制度的強大了。
回日本隔天,我幫她辦理遷戶籍手續,事務員便提醒我接著該申請哪些醫療或社會福利等。不到一星期,區保健所就寄了通知過來,已經幫她排好了滿四個月的健康檢查(寶寶健檢這裡是由政府機構統一管理)。還註明接下來該施打哪些疫苗,附上問卷要我寫下現在育兒狀況,若有問題,區保健所會給予協助。還附有好幾張「育兒應援券」,可以當成現金,有困難時請人幫忙做家事、帶小孩...等等。這裡施打疫苗也是由政府機關管理。區公所會針對寶寶月齡發行施打疫苗的票券,只要和有合作的醫院預約,就可拿著票券去打針。此外,若有意願,區保健所會派專人到家訪問,幫忙解決育兒生活中的所有大小問題。
今天直接去了趟區保健所,就在離家步行不到五分鐘處。保健師很親切地給我許多資訊,原來幾乎每星期保健所都有不同活動,可幫忙測量寶寶身高體重、諮詢大小疑問、與其他媽媽交流、朗讀繪本做遊戲......等等。當然若隨時有問題,都可以來區保健所尋求解答。
其實我在台灣生產完之後,在醫院遇上不少問題,院方還很烏龍地沒有把寶寶出生資料登記在寶寶手冊上面。回生產醫院做滿月健康檢查時,由於該院沒有健兒門診,病患當中有不少是流感或其他傳染病,做個檢查也令人膽顫心驚。更別提比起重病患者,滿月健檢只是小case,所以醫生迅速了事的態度令人實在不舒服。後來在台灣得到最多幫助的,是在月子中心,以及月子中心請來的小兒科醫師。他們不僅親切專業,也提供我非常多資訊,離開月子中心之後我還數次回去諮詢。但這畢竟是付費到私立單位才得到的好處。
當然這是極端的例子,只是剛好被我碰上了。我要說的是,台灣人並非不專業,而是台灣的資訊統合總是很雜亂。絕對有專家,但你必須冰雪聰明、自行判斷、努力找尋,有時甚至還需要有錢。但在日本,只要奉公守法做個好市民,這些資訊就會直接寄來你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